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章(2 / 3)

sp;&esp;千灯会总部如此大费周章地制造一位普通女大学生的死亡,并不远万里转运尸体到冰岛基地实验室,目的是什么?

&esp;&esp;而如果z-001或z-002代表女大学生章凝,则另一个代号的所指是谁?

&esp;&esp;一向冷静的章凝也不免心跳加速。她隐约意识到,这可能是她距离所有谜团的真相最近的一刻。

&esp;&esp;她急不可耐地翻过这一页,继续往下看。

&esp;&esp;然而接下来的记录乏善可陈,基本是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生命监控指标等内容,直到2011年6月20日,又一张表格引起她的注意。

&esp;&esp;“手术已成功结束,全程共计8小时42分31秒。pn b虽然风险稍微可控,但手术耗时数倍于a,且后期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培养维护。目前康复组已进驻。已将情况同步全体项目人员,并通知特训组提前做好准备。”

&esp;&esp;这一份记录中,出现好几个令章凝格外在意的字眼。

&esp;&esp;手术?是z-001还是z-002的手术?目的是什么?

&esp;&esp;之前的记载提到,z-001的身体损毁情况严重,似乎已经被放弃,那么,手术对象大概率只能是z-002。

&esp;&esp;康复组倒很好理解,毕竟手术后需要休养复健。可特训组是用来做什么的?

&esp;&esp;章凝瞟一眼腕表,时间不等人。她急切地抓过剩下的文件夹,匆匆翻阅。

&esp;&esp;2011年9月24日,陆知行在这一天的记录上写道:“毫无疑问,受体的恢复速度令人惊喜,推测几乎已能达到术前健康状态60-70的体能。或许,我们在术前对它的资质评估需要重新审视。基于此情况,先生命令执行新的增补计划,已通知科研组,将需要准备一次补充手术。”

&esp;&esp;先生是谁?难道是维尔诺先生?

&esp;&esp;章凝摇摇头。以陆知行首席科学家和大中华区理事的身份,他理论上应该至少与当时的维尔诺平级。

&esp;&esp;那么,先生就只有一位。

&esp;&esp;那位始终未曾露面、连陆霜都知之甚少的“阿诺德先生”。

&esp;&esp;如果连他都要亲自过问,这项实验的内部等级必然非同小可。他临时提出的增补计划是什么?

&esp;&esp;她立即翻到下一页。

&esp;&esp;然而8月之后的记录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什么信息量,甚至连12月中补充手术完成都只一笔带过。更怪异的是,从这一页开始往后,实验记录的字迹都已发生改变,再未出现陆知行那手漂亮的字体。

&esp;&esp;章凝直接看向签名落款。

&esp;&esp;果然,记录人都从陆知行变为一个英文名。

&esp;&esp;annasirnova。

&esp;&esp;看上去是一名俄罗斯科学家。

&esp;&esp;在2011年12月28日的记录上,她写道:“由于陆教授在补充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z-002的术后情况不达预期。在语言与行为能力测试中,它时常出现认知、思维紊乱的问题。但考虑到陆教授的身体状况,或许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esp;&esp;“某种意义上而言,实验室的所有使命已经完成,虽然不完全尽如人意,全体同事也已经是尽力而为。或许,将它移交给康复组是更好的选择,日后能否过渡到特训组,就要看命运的安排。”

&esp;&esp;几乎是瞬间,章凝立即想到,陆霜曾经告诉过她,陆知行在他发现尸体后第二天就离开家进行保密项目,几个月后因脑梗病退。难道正是在这次补充手术中,他突发脑梗导致实验发生意外?

&esp;&esp;最后一段中,她的情绪似乎有些激动,笔迹出现些许颤抖:“无论如何,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同构异体移植手术,也是物理学界第一次发现平行宇宙存在的确切证据。或许此次尝试不为伦理所容,参与者亦永远不会被历史书写,但我们获得的多项研究成果必将反哺全球科研事业,促使人类文明不断开拓进步!”

&esp;&esp;“向先生致敬!向陆教授致敬!”

&esp;&esp;同构异体移植手术?平行宇宙?这些名词代表什么?

&esp;&esp;如果章凝是地外基地的星舰舵手,那么女大学生章凝是她的同构异体吗?

&esp;&esp;讽刺的是,无论字里行间如何冠冕堂皇,也无论是陆知行还是后来接手的这位科学家,他们的记录口吻都冰冷残酷。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把z-002当成一个人看,要么使用代号,要么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