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李瑄在渡河的时候,就看到城外有一塔耸立,十分显眼。
&esp;&esp;“将军,此为佛塔多福寺的七级浮图,已经建筑四十余年……”
&esp;&esp;许括向李瑄介绍多府寺和佛塔的来历。
&esp;&esp;七层之塔,必为佛塔。
&esp;&esp;一个边塞军城,竟有这种规模的佛塔寺庙,挺让人奇怪的。
&esp;&esp;原来是武则天时代,有一名边将因信佛而建立。
&esp;&esp;这寺庙在军城西面,规模颇大,还可以藏兵。
&esp;&esp;李瑄入积石军城后,已是日落黄昏时刻。
&esp;&esp;许括为李瑄准备房屋,先休息一晚,明天再问事。
&esp;&esp;第二日,临洮军的两千骑兵,一千弩兵,两百名陌刀手,进入积石军城中。并在城中驻扎。
&esp;&esp;清晨李瑄洗漱完毕后,亲卫薛错过来向李瑄禀告:“启禀将军,积石军的士卒,好像对我们的到来怨气颇大。”
&esp;&esp;“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esp;&esp;他们来对付吐蕃骑兵,积石军士卒应该高兴才对。只要打击一次吐蕃骑兵,来年吐蕃骑兵就不敢再轻易寇边。
&esp;&esp;“据说是主将曾对士卒许诺的话,没有兑现,故积石军士卒们无士气。”
&esp;&esp;薛错将打听到的原因,告诉李瑄。
&esp;&esp;积石军士卒士气低落,是因为主将不能公平处理赏罚之事。
&esp;&esp;以至于士兵们不敢与吐蕃骑兵拼命。
&esp;&esp;第107章 与吐蕃第一次交锋
&esp;&esp;李瑄听到薛错的话后,眉头一皱。
&esp;&esp;他带着薛错等亲卫,来到积石军城中的某个校场上。
&esp;&esp;今天是积石军的训练日,但士卒们没有热火朝天的景象,像是在应付一样。
&esp;&esp;士卒在偷偷闲聊说话,连军官也不去管他们。
&esp;&esp;有的士卒在闲聊关于储帅李瑄来到积石军的事情,一想到可能的战斗,就立刻成了苦瓜脸。
&esp;&esp;有的士卒还在抱怨该收麦子了,又要忙活好一阵子。
&esp;&esp;看到李瑄到来,他们强行提起士气,嗷嗷叫了几声。
&esp;&esp;李瑄在校场上巡视半刻钟,他的威严感和声名,一时震慑校场上的积石军士兵。
&esp;&esp;“积石军城是边塞重镇,接壤吐蕃,也是九曲黄河的一部分。但我总感觉士卒们的士气不如临洮军,这是有原因吗?”
&esp;&esp;李瑄将几名衙将叫到跟前,向他们说道。
&esp;&esp;“禀将军,我们积石军士气高涨,几代以来,一直是军中建功之地。”
&esp;&esp;衙将们不承认积石军状态差,拿以前的战功说事。
&esp;&esp;积石军直入九曲,在石堡城被吐蕃控制的情况下,这里是出塞打击吐蕃的最好之地。
&esp;&esp;所以从高宗时期建立积石军以来,就屡立功勋。
&esp;&esp;“我在朔方的时候,边军日夜思战,苦于机会不至,军功不足。现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为什么不去证明自己呢?男儿从军,不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搏取富贵吗?难道你们真就为那一点微不足道的俸禄来从军吗?”
&esp;&esp;李瑄继续向几名衙将说道。他可不相信积石军衙将的话。
&esp;&esp;薛错只是旁听的消息,李瑄要弄清楚真正的原因。
&esp;&esp;这对李瑄十分接下来的计划十分重要,他不想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esp;&esp;“……”
&esp;&esp;一众衙将默而不答,像是心有顾忌一样。
&esp;&esp;“男子汉大丈夫,连一吐为快的勇气都没有吗?我是陇右节度副使,兼陇右都知兵马使,可以断积石军事。你们尽管说出来吧,让我评评你们是不得已如此,还是真正的懦夫。”
&esp;&esp;李瑄用激将法的语气,向几名衙将说道。
&esp;&esp;“将军,我们当然想要富贵,军士以性命拼搏,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一次两次就算了,可一而再,再而三,我们难免寒心。不过士兵们的战心还是有的,如果您让出兵,我们一定会听从您的命令。”
&esp;&esp;一名衙将不再顾忌,拱手向李瑄说道。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