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讽,更加理解寒门子弟求学谋出路的艰难。
&esp;&esp;有了科举,寒门子弟好歹还有一个出路,若是没有出路,寒门子弟只能等,或者放下身段和尊严,学会讨好、依附贵族或者权臣,否则就只能等朝廷什么时候再下求贤令,守候机会,自然这个机会他们也要与那些有门路、有背景的权贵子弟争抢。
&esp;&esp;刘彻见主父偃如此热心,就将命他当主考官,刘瑶听说后,去找刘彻,让他添上东方朔,表示两位主考官才能更好监督。
&esp;&esp;大汉朝第一次科举,这么重大的事情,日后青史肯定留名。
&esp;&esp;东方大姨父!她为了他的前途真是操碎了心。
&esp;&esp;东方朔嘴角抽搐地看着如同小大人叹气的刘瑶,“哦,那我谢谢阿瑶了!”
&esp;&esp;刘瑶恨铁不成钢道:“你看看主父偃,你们名字还差不多,怎么前程差这么多,长安人都知道你聪明,可是阿父想要人干活时,就想不到你。东方大姨夫!”
&esp;&esp;她两手掐腰,郑重其事地站在他面前,语重心长道:“你要反思!”
&esp;&esp;反思?
&esp;&esp;东方朔无语地看着她,反手指了指自己,“阿瑶。咱们要就事论事,‘主父偃’、‘东方朔’,没有一个字相同的。”
&esp;&esp;刘瑶小手捏着下巴,敷衍道:“念起来都一样。”
&esp;&esp;东方朔:……
&esp;&esp;念起来也不一样。
&esp;&esp;他发现,阿瑶年纪虽小,但是人与陛下一模一样的固执。
&esp;&esp;刘瑶:“东方大姨父,我说的是真的,你要严肃对待这次考试,防止有人捣乱、舞弊。”
&esp;&esp;东方朔点头:“这个我知道,我与主父偃商量过了,想了好多防止作弊的法子。”
&esp;&esp;毕竟陛下要考的东西很多,持续时间也长,而且人数众多。
&esp;&esp;刘瑶出主意,“你们可以多设计几套试题,若是泄露了,就采用其他试题……”
&esp;&esp;东方朔挑了挑眉,眸光精亮,诧异地看着面前滔滔不绝的小女孩。
&esp;&esp;看着她说的如此上头,东方朔想起陛下与他们说的事情,试探道:“阿瑶,陛下与我们商议过,若是科举考试能行,打算每年都举行。”
&esp;&esp;“每年?”刘瑶愣了一下,反问道:“阿父需要那么多人才?有那么多钱可以折腾吗?”
&esp;&esp;东方朔微微点头。
&esp;&esp;他也觉得陛下太贪心,两年一次或者三四年一次就行,主要是持续不断,成为大汉的主要选才门路,这样对大汉、对百姓都好。
&esp;&esp;东方朔含笑问道:“阿瑶觉得几年?”
&esp;&esp;刘瑶脱口而出,“三年!”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