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何情况都于她十分不利。
仁德院,宁静幽雅,草木宜人。
但进到前院厅堂内,霎时就能感觉到一片压抑的氛围。
薛知盈一眼看到了低头站在老太君身旁的萧熠初。
她心底咯噔一下,垂眸迈步走近了去,向老太君躬身行礼:“知盈见过老太君。”
雍容华贵的老妇人两鬓斑白,面上堆着年迈的皱纹,即使眉眼生得和善,但在此时严肃起来仍令人感到威严的压迫感。
“知盈,可知我今日唤你来所为何事?”
昨夜薛知盈想了很多。
想她初来萧府时萧府的长辈对她亲近不足客气有余态度,想到此前徐氏毫不避讳地向她道出那些年纪足以当她父亲的男子让她选择。
也想起她毫无反抗之力时偷偷躲在被窝里抹眼泪的夜晚。
薛知盈屈膝跪下:“是,知盈知晓。”
老太
君目光沉静地看了她片刻,缓缓道:“既已知晓,那我便直问了,事情我已经听说了,熠初这孩子虽行事欠妥,但对你有意却是真心,你来萧府已有好些年了,算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你若愿意,此事我可以替你们做主,让你在他身边有个位置。”
薛知盈指尖微微一颤。
在她预料之中,但还是令人心里发堵。
她知道,老太君这番话并非当真想要促成这桩婚事,不过是念在萧熠初是她的孙子的份上。
薛知盈跪立在老太君面前,抬起头来,恭谨却坚定地回道:“回老太君,二公子青年才俊,知盈身份微薄,不敢高攀,且婚姻大事,终须两厢情愿,恕知盈不能从命。”
老太君侧过头,望向萧熠初的方向:“你都听到了?”
“祖母!”萧熠初猛地抬头,眼眶发红,“我只要知盈!她为何不肯?我——”
“放肆。”老太君声音不高,却瞬时压下了他的激动,“王嬷嬷,请二公子出去静思己过。”
萧熠初并不敢真的在老太君面前造次,他只能将不敢置信的目光投向薛知盈。
他没想到,薛知盈都已是这般情况了,竟会不答应他。
但薛知盈未曾多看他一眼,因为接下来才是她今日被老太君唤来的真正的目的。
萧熠初被请离后,厅内重归寂静。
老太君这才重新看向仍跪在地上的薛知盈,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起来吧,今日叫你来,原也不单为熠初的事。”
薛知盈并未起身,仍旧跪着。
老太君见状,便也接着继续道:“你在萧家已有七八年,如今也到了年纪,终身大事,府中自该为你考量,此前是我忽略了此事,徐氏也未将此办妥,眼下既是正说到,我便打算着手替你操办了,京中不少人家与萧府皆有往来,若有合适门户,虽非正室,却也足可安身立命,保你后半生无忧。”
老太君不比徐氏,她不为利益,并非算计,仅是以她高门夫人的身份和认知,照薛知盈的出身为她择一门适合她的婚事,即使为妾,或许也是良家。
但老太君以往对她是不上心的,如今终是起了念头谈及此事,便是因为她引得萧家的二公子为她不管不顾求到了老太君面前。
老太君为萧家的门面,只会想更快地将她嫁出去。
薛知盈此时已经想象不出若在最初她刚及笄时,便是由老太君替她操办婚事,她如今会是怎样的情况。
她只知道,那时没有,眼下她也不再想了。
从一开始,她就做好了随时要离开的准备,每逢或许失败时,她总在想,大不了就提前跑路。
但没想到,这一刻仍是来得如此突然。
好在她已不是被徐氏逼迫而茫然无助之时,也不是四面楚歌进退两难时。
既是已经到了这一步,便就此做下决定吧。
薛知盈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谢老太君慈念,只是日前知盈接到母亲家书,言及多年未见,十分思念,且家乡亦有议亲之宜,知盈离乡已久,母亲殷切呼唤,我本正想寻合适时机向老太君告明此事,只能借此于今日道出。”
“恳请老太君允准知盈归乡团聚。”
-----------------------
作者有话说:下一章男主就回来破防了[撒花]
妹妹要去过自己的新生活啦~
听闻萧熠初又被关起来了。
他自幼受徐氏管教也受徐氏庇护,他虽无一出众,但生在萧家,又有徐氏这般处处替他打算的母亲,他的人生一直风平浪静,安逸顺遂。
近来的多重打击令他性情大变,无论是冲到薛知盈面前口不择言,还是不管不顾向老太君求娶府上表姑娘,这都是他以往不论想不想做,都不敢做的事。
这些事皆在人前上演,消息自是瞒不住,很快就在萧府传开来。
随之传开的,还有客居萧府八年的表姑娘将要离开萧府回到家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