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泄对象,帝国也会把他们当成战败的罪魁祸首用来背锅。
上村利道走到松花江边上,身旁一名鬼子中将咬着牙道:“天皇陛下万岁,帝国万岁!” 说完之后,带头直接跳入了松花江之中。
上村利道见此情形,也一咬牙跳入了松花江。可过了大约十几秒,上村利道又挣扎着从江中爬了出来。
“司令官阁下……”
“水太凉了!”
几名鬼子高级军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那名率先跳下去的鬼子中将正在水中挣扎,看着爬上岸的上村利道等人,不由得破口大骂:“懦夫,耻辱,帝国罪人!”
“司令官阁下,我们可以伪装成普通士兵,也许能趁乱逃出去。要是逃不出去,李云龙也不会发现我们的身份!”
这话一出,上村利道眼睛顿时一亮,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迅速开始换装,接着混进了鬼子人群之中。
此时,坦克已经冲到了松花江边上。
爬上坦克的那名战士这时注意到一名鬼子少将正在解扣子,在坦克还没停稳的时候,就从坦克上一跃而下,一脚踹在这个鬼子少将身上,接着枪托狠狠砸在这名少将的脑袋上。
周围还有大量鬼子,但这名战士却丝毫不慌,举着枪瞄准周围的一群鬼子:“别乱动,谁动谁死,投降不杀!”
……
……
……
问:水太凉出处。
老兵回忆录
“老英雄您好,我们是《我的抗战》纪录片摄制组的,我叫刘冬梅,我想采访您一哈儿。”
川渝某地一处村中小别墅,《我的抗战》纪录片摄制组正在准备拍摄。
被采访的老英雄都快满百岁咯,这会儿正坐在椅子上,穿起一身旧军装,胸口前挂起的军功章在太阳的照射下,亮锃锃儿的,闪闪发光。
“你叫啥子?”
“刘冬梅!”
“刘啥子梅?”
“刘冬梅。”
“啥子冬梅?”
老英雄的孙子在旁边解释道:“爷爷年纪大咯,耳朵有点背。”
“你才耳背,龟儿子,又在背后说我坏话!”
“…… 大爷,我们是来采访您的,您还记得到哈达山战役不?”
听到哈达山战役,老英雄情绪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咯,使劲儿点头说:“记得,记得,我这一枚勋章,就是在哈达山战役头得嘞。”
老英雄伸起手,颤颤巍巍地指了指胸口中间的特等功勋章。
“您能给我们摆一哈儿战役的经过不?”
“当年我是黑吉辽察军区第四师十七团三营二连一排三班的机枪手。”
“我一开始没当兵,我是遭鬼子骗起去东北修战壕咯,在海拉尔那个凼儿,后来司令员带人把我们救出来咯,咱们村里头当时和我一起遭骗起去的有二十多个人。”
“活起走到海拉尔的只有十五个人,司令员解救我们的时候,就活咯六个人,我们六个人就都当兵咯。”
“打哈达山战役之前,我们第四师都憋起一口气,我们都有怨气,其他兄弟部队都有鬼子打,我们走得慢,过咯白城,到咯松原一枪都没开!”
“后来我们就突然开始往后撤,好像是鬼子大部队出来咯,加上伪军有三十多万人。”
“等到咯哈达山,我们连长兴奋地拿起一份电报告诉我们,接到咯上级命令,喊我们守住哈达山阵地。”
“我们就在哈达山那边挖咯战壕,说哈达山是山,还没得我们村口的小北山高哦,就百把米!”
“但是那个凼儿是周围唯一的高点,左边就是松花江,右边是平原,还有一条河。”
“鬼子大概是上午十来点的样子到嘞,我们就开始打阻击,以前我没跟鬼子打过,就听别个说小鬼子凶得很,但是打起来之后,我发现小鬼子也没得说得那么神乎。”
“咱们大炮一炸,他们就死咯不少人,后来又是坦克冲,我们也有炸坦克的东西,我听说别的部队都要用炸药包,我们部队不用,用火箭筒,还有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手雷。”
海棠情欲